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攀枝花釩鈦廠煅燒廢氣處理設備異味凈化
環境保護靠數據說話,監測數據真實是環保的生命線。近些年,監測數據造假現象較為普遍,尤其是一些企業運用技術手段,規避監管,達到違法排放的目的。
3月10日,攀枝花市環保督察組就發現一起在線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案例。
當天下午3時許,督察組對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企業進行抽查,督察人員發現攀枝花大互通鈦業有限公司煙塵出口在線監測數據顯示不正常,隨后督察組要求進行檢查,果然發現采樣口被塑料瓶堵塞。攀枝花釩鈦廠煅燒廢氣處理設備異味凈化
“我們這次是不打招呼,隨機抽查。”攀枝花市環保督察組總協調人陳權說,督察組為了拿到“真憑實據”,督察組工作人員甚至爬上約20米高的煙囪,最終發現煙塵采樣口被塑料瓶堵塞的事實,“我們爬煙囪取樣,并不是一次兩次”。有人員告訴川報觀察記者,“這個煙囪差不多20米高,算是中等的,有些煙囪更高,我們也一樣要爬。攀枝花釩鈦廠煅燒廢氣處理設備異味凈化”
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這并非個案。南充市環保督察組在下沉督察時,發現1起故意不正常運行在線監測系統規避環境監管的環境問題線索,已移交南充市政府進一步調查處理;廣元市環保督察組在督察時發現,旺蒼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滲濾液處理站2016年設備運行記錄表,為2017年運行記錄表復印件,只是日期不同,存在運行記錄做假嫌疑。
“部分企業對污染的監測是‘兩本賬’。”攀枝花市環保督察組相關人士的一番話令人深思,所謂“兩本賬”,一本是監測原始數據,反映真實情況,供企業內部掌握;另一本是經過整理的數據,也就是外報數據,專門給督察組看。
“一直以來,環境監測和執法是環保部門兩個‘看家本領’。”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說,環境監測數據造假,不僅嚴重損害了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公信力,也必然貽誤環境治理時機,必須及時發現并課以重罰,要讓造假者因其造假行為付出的代價遠遠高于可能帶來的收益。
攀枝花釩鈦廠煅燒廢氣處理設備異味凈化公司永藍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聯系人:周經理15383976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