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八方井教化學堂,將元碼思維教化引入基礎教育之中,引導孩子自覺正心修身, 培養孩子的貴族精神。八方井多維教化青少年班是以人倫思維、元碼思維、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個性化針對青少年的成長困擾、行為習慣、學習方式而特設置的思維訓練,關注青少年及親子關系的思維教化。
“拖延”歷史悠久。《西游記》里妖怪的經典臺詞:“哈哈哈……不急!待明日捉了那猴頭,與這唐僧一并吃了。”
拖延是一種個人傾向性或者特質,本質上是將該做的事情延后(明知結果有害、不必要的自愿延后)做的一種行為或非理性傾向。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抑郁等,就會出現“拖延癥”。
“拖延”的背后可能有多種因素。常見的四種拖延原因類型:
一、被動反抗型拖延
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用比較嚴格、專制的方式撫養小孩,那么小孩長大之后會更容易拖延。研究者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于是用這種被動攻擊的行為來反抗。
二、害怕失敗型拖延
你拖延,也可能是因為害怕失敗,于是以拖延癥為借口遲遲不去做。這個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妨礙(又稱自我設限、自我設阻)”:當我們面臨艱難的任務時,為了避免表現不佳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故意放棄努力甚至給自己制造障礙。我們寧可承擔拖延的焦慮也不愿承擔失敗的難過。
三、沖動分心型拖延
現代資訊發達,誰工作的時候電腦不是開著各種窗口呢?更別提還有手機和iPad。遇到難題的時候,拿起手機想百度一下,不由自主戳開微信刷刷朋友圈……咦,怎么半小時過去了?多線程工作雖然會給人一種效率很高的錯覺,但頻繁的多任務切換會降低認知水平,提高做每件事的認知負荷,也就是說,每件事都要花比專注時更大的力氣去完成。
四、完美主義型拖延
做事情要盡善盡美,所以不愿匆忙開始。完美主義者往往對于所要完成的事情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值。這種高的期望很容易導致行為的受挫,而受挫本身又產生失望痛苦的情緒。當這一過程——“高期望→行動→受挫→失望痛苦情緒”被不斷強化之后,就會產生逃避機制。
一祠八堂教化產業由字道元碼系統研習者賓子及其團隊發起,其遍布全國的部落公司為字道文化產業營運載體,以字道元碼思維為核心,以人才孵化和項目孵化為支柱,致力于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態空間。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國成立15個部落公司,2017年將在全國布局160個部落公司,以及布局40個創新實體文產項目公司。
郵箱:yicibatang@163.com
座機 023-88596240
地址 重慶沙坪壩區小龍坎新街49號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