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每瓶透亮的蜂蜜,都是大自然好心情時的限時原創。千萬只蜂蜜經歷百萬次的飛行,采集鮮花釀成美好的食物,它自帶幸福感特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甜蜜美好的東西。有一種說法,老外覺得蜂蜜是可以幾百年不變質的,所以給它起名honey,意在希望愛情忠貞不渝。
有時候我們早上起床后心情不好,是因為血糖和血鈣低,吃甜食可以增加血糖,口腔里甜味的感受體,是直接連接到大腦中分泌腦內啡的地方的,一口蜂蜜吃下去之后,可以快速誘發人體產生快感,起床氣也能得到緩解,即便是陰郁的清晨,心情也有若陽光燦爛,宛如置身天堂。
蜂蜜大多時候被看做是保健產品。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兩者都是單糖,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而純度高的蜂蜜還有不錯的殺菌消炎功能。蜂蜜本就是藥食同源的食物,在古代,蜂蜜更多的作用是入藥,一些成藥藥丸經常以蜂蜜為輔料。李時珍有詳解蜂蜜之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在日常食用中,蜂蜜百搭,是治愈心靈與胃的佳品。除了制作各種冰茶、飲料,尤其適合于各種有酸度的食材搭配:李子、桔子、檸檬、酸奶等。粗暴而易令人滿足的吃法,是一鍋新蒸出的饅頭,蘸著蜂蜜,就能成就人間美味。很多動物都可以為蜂蜜豁出命去,何況人乎?熊類貪吃蜂蜜,猛禽的蜂鷹也放不下蜂蜜香甜可口,蜜獾更是寧可死也要品嘗一下蜂蜜。
蜂蜜是人與自然的媒介,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在世上消失,人類就只剩下4年生命。”BBC專門拍攝了一個紀錄片去求證“蜜蜂到底有多重要”這一問題,他們的答案是:人類大約三分之一的食物來源取決于自然界授粉,如果沒有了蜜蜂,超市不會有一丁點蔬菜,只有三兩樣水果。
蜂蜜可能是遠古時代人類數一數二的容易獲得的甜食。在西班牙巴倫西亞比柯普附近群山的一個洞窟里,有許多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時代壁畫,其中有一幅用紅石繪制的壁畫,反映了當時采集蜂蜜的情景:從一座陡峭的斷崖上垂下一些粗莖或繩索,一個人正在抓住粗莖爬到峭壁凹處的蜂巢前面,一群被激怒的蜜蜂在周圍飛舞。壁畫證明了漁獵社會的游牧人,時常采集野生蜂蜜和蜂蠟,并把它們用于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