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八方井教化學堂,將元碼思維教化引入基礎教育之中,引導孩子自覺正心修身,培養孩子的貴族精神。八方井多維教化青少年班是以人倫思維、元碼思維、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個性化針對青少年的成長困擾、行為習慣、學習方式而特設置的思維訓練,關注青少年及親子關系的思維教化。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曾有這樣一個家族,從先祖到子孫后世的400多年里興盛不衰,現如今這個家族仍然有相當的影響力。
這個家族就是河南省鞏義市的康氏家族,不僅歷史悠久,更讓人贊嘆的是他們整個家族12代子孫竟然都是富豪官吏。關于康氏家族,人們更熟悉的是“康百萬”這個稱呼。“康百萬”并不是指某一個人,而是明清以來對康氏家族的統稱,該家族因慈禧太后的封賜而名揚天下。
康氏家族興盛幾百年,靠的是什么呢?民間傳說,康氏莊園背依鄺山,面臨洛水,亡日山起伏如五龍朝天,中間一峰,正是“金龜探水”之勢,是風水寶地。還有一種說法,康家先祖娶朱家女為妻,康朱相配,有糠(康),豬(朱)得以茁壯;有豬(朱),糠(康)得以盡其用,正是天合佳偶。
其實,康氏家族的輝煌既不是因為風水,也不是因為天賜佳偶,而是得益于一句古訓,,“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代長”。
康氏家族的家訓是一副對聯:“志欲光前惟是讀書教子,心斟谷后莫如勤儉持家。”意思是,如果要為祖上爭光,家族興盛就必須教育子孫后代;如果要后代享福,現在就必須要勤儉持家。
康氏莊園中有一塊著名的“留余匾”,上面有這樣的話語:“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
“留余“思想要求不可窮盡一切利益歸己所有,實現一定程度的利益均衡,凡事留有余地,忌盈忌滿,過猶不及,保持人與社會、自然關系的和諧,相伴相生。
一祠八堂教化產業由字道元碼系統研習者賓子及其團隊發起,其遍布全國的部落公司為字道文化產業營運載體,以字道元碼思維為核心,以人才孵化和項目孵化為支柱,致力于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態空間。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國成立15個部落公司,2017年將在全國布局160個部落公司,以及布局40個創新實體文產項目公司。
郵箱:yicibatang@163.com
座機023-88596240
地址重慶沙坪壩區小龍坎新街49號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