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八方井教化學堂,將元碼思維教化引入基礎教育之中,引導孩子自覺正心修身, 培養孩子的貴族精神。八方井多維教化青少年班是以人倫思維、元碼思維、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個性化針對青少年的成長困擾、行為習慣、學習方式而特設置的思維訓練,關注青少年及親子關系的思維教化。
一:一字聯
清咸豐年間,有一個才子出了一個一字聯求對,日二墨。不少人以書、筆等對之,均不巧妙。獨有一人對:泉。
此對句十分工巧:“墨”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黑”,下半部為五行中的“土”,而“泉”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白”,下半部為五行中的“冰”,“墨”“泉”二字詞性相同,平仄相對,確實不可多得,世人稱為妙對,千古流傳。
二:一字嫁妝
我國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紹基,在得知女兒備辦嫁妝后,便特地從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一看,全家愕然。
原來箱內空空如也整地寫著一個大字—只是箱底工工整,“勤”快領會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于是妝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銘。小夫妻很,一字嫁妝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銘。
三:一字家書
60年代初期,大作家趙樹理收到大兒子趙廣元錢的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精煉:“錢!”沒想到趙樹理的回信不僅快而且同樣精煉:0!他認為兒子既已自立,就不該再依賴父母,可見趙樹理教子有方。
四:一字判詞
清代年間,一寡婦想改嫁他人,受到鄰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撓。于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狀紙:“豆荔年華,失偶墉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嫁?”寥寥數語,盡述了改嫁理由。知縣接狀,拍案叫絕,揮筆寫下一字判詞“嫁!”
五:一字座右銘
魯迅先生12歲時,就讀于故鄉紹興的“三味書屋”。一次,因為幫母親做事,上學遲到了,嚴厲的壽鏡吾老師狠狠地責備了他。
一祠八堂教化產業由字道元碼系統研習者賓子及其團隊發起,其遍布全國的部落公司為字道文化產業營運載體,以字道元碼思維為核心,以人才孵化和項目孵化為支柱,致力于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態空間。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國成立15個部落公司,2017年將在全國布局160個部落公司,以及布局40個創新實體文產項目公司。
郵箱:yicibatang@163.com
座機 400-601-1949
地址 重慶沙坪壩區小龍坎新街49號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