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八方井教化學堂,將元碼思維教化引入基礎之中,引導孩子自覺正心修身,培養孩子的貴族精神。八方井多維教化青少年班是以人倫思維、元碼思維、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個性化針對青少年的成長困擾、行為習慣、學習方式而特設置的思維訓練,關注青少年及親子關系的思維教化。
一:反對禮制
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他們認為,當時的新興地主階級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干授予官職,這是很公平的、正確的主張。而維護貴族特權的禮制則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二:強調法律的作用
第一個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其中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慎到就做了一個很淺顯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于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第二個作用是“興功懼暴”,即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并戰爭的勝利。
三:“好利惡害”的人性論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管子就說過,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打魚的人不怕危險,逆流而航行,百里之遠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魚的利益。有了這種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四:“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商鞅明確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更進一步發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五:“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指的是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因此,總的說來,法家并不寄希望于通過教育將大眾改造成新人,而是通過從實際出發,制定法律,配以君王的權術與威勢,統治臣民。法家與儒家是兩種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補充的治國之道,都有其合理的地方,也都有其片面的地方。從管理學角度,法家的以“法、術、勢”為其內容的剛性管理,既表現為組織的制度化管理,又表現為組織的集權控制管理。欲了解更多思想派別等方面的知識,歡迎登陸中國傳統文化網。
一祠八堂教化產業由字道元碼系統研習者賓子及其團隊發起,其遍布全國的部落公司為字道文化產業營運載體,以字道元碼思維為核心,以人才孵化和項目孵化為支柱,致力于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態空間。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國成立15個部落公司,2017年將在全國布局160個部落公司,以及布局40個創新實體文產項目公司。
郵箱:yicibatang@163.com
座機400-601-1949
地址重慶沙坪壩區小龍坎新街49號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