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阿育王柱石雕,廣場景觀文化柱石雕,十二生肖石雕柱子
相傳于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生征戰殺伐,晚年自感罪孽深重,受僧人點化后皈依佛門,以佛法來教化百姓,為了弘揚佛法,他在各地豎立石柱,上刻有經文供老百姓學習,并派遣使臣出使各國,把佛教傳向周邊各個國家。為了弘揚佛法,曉喻子民,曾豎立此類石柱。該柱原立于朱木拿河東邊的米鹿特,14世紀時,伊斯蘭教的帝王命人將其移入德里的王宮。這一石柱于19世紀出土后,成為印度民族精神的象征。印度政府1950年決定將其作為國徽圖案,以其體現印度悠久文化的自豪感和國家獨立的民族感。
石柱頂端則雕刻有不同的圖案。在著名佛教圣地鹿野苑豎立的石柱,柱頂是四只相背而踞的雄獅。四獅雄視眈眈,形態逼真。石獅昂首蹲踞在鐘形的倒置蓮花上。蓮花四周分別雕有牛、馬、象、獅四種動物,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每種動物又以法和輪隔開。整個柱頭以灰色大理石雕成,雕造精美,打磨細膩,光可鑒人,以雄獅為喻,象征著孔雀王朝大一統帝國的威嚴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