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賀州安裝光伏電站的五大好處
1、節省大量電費,降低業主成本。
2、緩解錯峰停電的影響。
3、隔熱降溫,屋頂安裝了光伏,室內可降溫4-6度。
4、保護屋頂,延長屋頂使用壽命。
5、促進節能減排,打造綠色環保商業、企業,為的碳中和事業做貢獻,在行業內做表率。
賀州安裝光伏電站經濟效益分析(16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以安裝1000千瓦電站為例計算:(白天晚上都開工的企業一個月電費25萬元左右,需要安裝1000千瓦的電站。)
序號 |
項目內容 |
數量 |
備注 |
1 |
發電站規模 |
1000千瓦(KW) |
電站價值500萬元 |
2 |
年發電量 |
110萬度 |
|
3 |
峰谷綜合電價 |
0.9387元/度 |
|
4 |
電費優惠折扣 |
8折 |
|
5 |
每度優惠電費 |
0.18774元/度 |
|
6 |
每年節省電費 |
20.7萬元 |
|
7 |
綠證和碳排放的收益 |
0.05元/度 |
|
8 |
每年綠證的收益 |
5.5萬元 |
|
9 |
首年綜合收益 |
26.2萬元 |
年節約電費+綠證收入=26.2萬元 |
10 |
16年總收益 |
419萬元 |
|
電站運行滿16年后,第17年起電費優惠折扣為4折,電站歸屬權為業主,我公司負責運維至35年。 |
|||
11 |
第17至35年業主每年電費收益 |
82.6萬元 |
|
12 |
第17至35年業主每年綠證收益 |
4.4萬元 |
|
13 |
第17至35年業主總收益 |
992萬元 |
|
14 |
發電站總運行時間 |
35年 |
|
15 |
業主總收益 |
1611萬元 |
16年后電站折舊剩余40%,價值200萬元。 |

太陽能熱發電是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其技術類型多樣,可配備儲能設施,具有一定的電力輸出調節能力,可以實現與常規能源系統的合理互補,具有清潔、穩定可靠等優點,隨著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進步和產業體系不斷完善,逐步實現批量化、規模化,其技術和經濟優勢將逐步顯現,光熱發電產業前景看好,目前國際上處于商業化應用初級階段,國內處于示范項目推廣初級階段。
1、我國光熱資源條件
太陽能光熱發電對于太陽能的法向直接輻射量(DNI)等條件要求較高,場址太陽直射輻射量不應低于1700kWh/m2a,根據我國太陽能資源總儲量和資源分布情況分析,我國滿足光熱發電太陽能資源條件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太陽能資源條件好、土地可開發利用規模大的地區。
2、光熱發電技術路線
根據聚光方式的不同,主流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主要有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槽式太陽能熱發電和碟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三種,還有一種菲涅爾式光熱發電技術可以稱之為是槽式技術的特例,其基本原理與槽式技術類似,目前從國際和國內投運、在建和擬建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數量上分析,槽式和塔式熱發電技術占據主流地位。
3、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建設情況
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成實驗示范性太陽能熱發電站(系統)6座,裝機規模為1.388萬千瓦;2016年9月,能源局印發《關于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通知》(國能新能[2016]223號),確定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其中包括9個塔式電站,7個槽式電站和4個菲涅爾電站,總計裝機容量134.9萬千瓦,項目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甘肅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自治區五個省區,其中以甘肅項目數多。
4、國內太陽能光熱發電相關政策
“十二五”以來,層面、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和科技部先后出臺多項規劃和政策支持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具體政策匯總見下表:
5、國內光熱發電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當前光熱電站投資成本仍然較高,根據不同的技術路線,光熱電站單位千瓦投資成本大概在25000~45000元之間,主要取決于項目所在地太陽直接輻射資源和容量系數,而容量系數又取決于儲能系統規模、太陽能場規模。根據相關研究,光熱發電隨著裝機規模擴大,成本按照10%的曲線下降。其中投資成本主要集中在設備購置方面。目前影響熱發電站項目收益的敏感因素主要有投資額度、年發電量和上網電價三部分。
6、國內光熱發電項目前期工作流程
投資光熱發電項目,首先要進行項目前期選址考察,確定影響項目開發的條件是否具備,判定項目是否具備基本的開發價值。其次要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通過編制可研報告詳細分析太陽能資源,準確計算發電量,進行技術路線選擇和設備選型,落實主要技術方案,準確計算項目投資,制定詳細的籌資方案。第三要辦理相關支持性文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編制接入系統、環境影響、水土保持、工程測量、水文(氣象)勘測、巖土工程、水文地質詳查、水資源論證、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相關部分的可研報告或專題報告,并按程序報送有關主管部門進行審查,取得相應的審查意見。目前甘肅、內蒙、青海等省份的光熱發電項目立項采用備案制。
7、國內光熱發電產業前景展望
“十三五”期間將是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商業化、規模化的初級建設階段,隨著首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太陽能熱發電設備制造能力、系統集成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將不斷得到提升,技術標準體系將不斷得到完善,光熱發電項目的投資成本將逐步降低,經濟效益水平會不斷提高,產業發展規模化、商業化趨勢將更加明顯,在全球低碳減排大環境下,太陽能熱發電可能成為我國未來的新能源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