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發展,傳統粗放的混凝土建筑模式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而受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影響,人民群眾對鋼結構廠房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環保、節能、安全的多重要求,讓人們自然將目光投入到在國外應用廣泛而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的鋼結構等抗震性能優異的建筑中來。
“鋼結構是以鋼材制作為主的建筑結構,與其它結構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白玉星表示,鋼結構強度高、塑性韌性好,具備較強的抗震性能、抗動載能力以及延性。對于鋼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姚兵同樣認可,鋼結構強度高、重量輕、延性和韌性好,綜合抗震性能好,在同等地震烈度條件下,鋼結構房屋的震害要較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震害小得多,是公認的生命方舟。
混凝土建筑能耗高 綠色建筑空間巨大
長久以來,傳統建筑普遍依靠混凝土,能耗大且回收困難,如何尋找更為環保的建筑材料成為建筑業綠色革命的最新議題。
“我國在消耗了大量的水泥和鋼材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方鴻強說。近年來,偷倒、強倒建筑垃圾的事件卻屢見不鮮。據統計,僅2012年我國產生建筑垃圾15億噸,據了解,1萬噸建筑垃圾需占2 .5畝地,按15億噸的年產量推算,我國每年建筑垃圾將占地37.5萬畝,照此就可填埋38個西湖。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能耗總量為37.6億噸標準煤,僅建筑能耗則將近11億噸標準煤,成為名副其實的污染“大戶”,而我國既有建筑大概有95%都是屬于高耗能建筑。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為此,住建部先后頒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等政策多項并舉支持綠色建筑產業。
只有加緊淘汰落后的傳統混凝土建筑模式,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的綠色鋼結構建筑生產模式,才能從根源上破解“建筑垃圾圍城”的困局,中國鋼結構協會秘書長劉萬忠表示。
目前,我國鋼結構在能源、交通、石化、水利、機械、住宅和城鄉建設中已有許多推廣應用的典型實例,但主要是解決鋼筋混凝土建筑難以實現或造價更高的大跨、高聳、重載和輕型圍護系統。相比發達國家鋼結構住宅在整個建筑中所占比重達到50-60%以上,我國比例明顯偏低。
廣州瀟藝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定制輕鋼建筑運營商之一,由多位實力派鋼結構建筑設計大師、鋼結構建筑建 造工程師、企業戰略策劃專家和企業營銷管理專家組建運營。瀟藝提供設計方案、技術方案、產品定制、現場指導、 售后服務等一站式服務,瀟藝工程包括了鋼結構廠房,鋼結構房屋,鋼結構加固改造,鋼結構加層,鋼結構羽毛球館 等工程,詳情請咨詢:13711117728,瀟藝歡迎您的來電與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