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改革開放30多年,石材行業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現了巨大轉變,從單純采石、加工向采礦、加工、機械、金剛石工具、配套產業、綜合利用、護理等全產業鏈轉變;由小規模生產一舉成為世界之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由最初的國內生產、消費發展成為進出口最活躍、國際化融合度更高的產業之一,成為世界之大的進出口國;由零散開采轉變為產業集群化發展,產業組織結構形式升級換代;由生產要素型向技術創新型轉變。
總之,石材產業正從傳統采石業向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綠色化的現代石材業轉變。巨大成就、跨越式發展,既有全體業內人士的不懈努力與奮斗,也有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宣傳、協調、引導,更重要的是有各級政府對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與引導,尤其是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產業政策等方面引導與規范,在行業發展過程不同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
石材出口基地規劃應運而生。1992年中國石材協會在福建泉州召開了石材行業年會,提出要抓住國際市場需求驟增的機遇,大力發展石材加工業,“七五”成氣候,“八五”上臺階。到1995年三石產量達到3500萬m2,出口創匯達到2億美元,到2000年三石產量6000萬m2,出口創匯達到5億美元。針對石材產品出口的良好發展勢頭,當時的國家建材局就十分重視石材產業的發展,早在1985年,建材局提出建設石材出口基地議題,曾派出以中非公司副總經理李仕璋、計劃司非金屬處徐立全、劉勇和中國建材工業規劃研究院李咸一行4人,對廣西、廣東、浙江、福建等省的石材資源與開發情況做過約兩個月的調查研究。1991年7~ 8月國家建材局領導又一次布置中國石材出口基地調研工作。由中國非金屬礦公司胡兆揚副總經理牽頭,計劃司劉禮龍、地質公司劉紹斌、建北公司楊杰和中國建材工業規劃研究院李咸做建設石材出口基地的調研工作,先后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廣東、浙江等省做了調研。為石材出口基地的建設,時任國家建材局副局長張人為同志曾多次到萊州參加調研、國外考察,并參加規劃報告的評審工作。在此基礎上,由國家建材局計劃司牽頭,委托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編制出口基地的規劃、項目建議書等前期研究工作。http://www.uvban1688.com/
到1994年,萊州市從事石材開采、加工、銷售的鄉鎮、村莊達120多個,從業人員4萬多人,年開采能力達到50萬m3,加工能力達到600萬m2,石雕5萬多件,板材外銷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30%。石材出口基地建設取得可喜成果,對全國石材發展起到了示范帶著作用。當時的國家計委、國家建材局正式命名萊州為中國北方石材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