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一祠八堂:以文化自信為文藝立心鑄魂
文藝的心如何立,魂如何鑄?其關鍵就在于文藝家應確立起堅定的對于人民文化的自信。魯迅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人民文化是民魂的圖譜,唯有人民文化振起,確立起對人民文化的自信,文藝家才有可能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文化自信首先來自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真誠認同。有的文藝家在內容表現、創作手法、技巧使用上過于傾向于學習和模仿西方,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走向世界,而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審美精神則很隔膜,或理解得不準不深不透。沒有文化認同,文化自信便無從確立。因此,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只有堅定了這樣的文化自信,文藝創作才能具有中國主體性,才能有中國根、中國心、中國魂。
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價值觀自信。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逞論文化自信。因此,文藝家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自覺將其轉化為生動的藝術形象和精彩的中國故事,用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時代佳作。確立價值觀自信,同樣需要從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中汲取營養和力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價值取向,比如天下為公、民胞物與、義以為質等,其內涵經過科學理論的闡釋和發展,就會如馬克思所說,“在一種高級的形式下復活”,并體現為一種具有民族文化底蘊的當代價值取向。
民族自豪感、國家榮譽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文藝家要把歌唱祖國、禮贊英雄作為創作的永恒主題,要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以優秀文藝作品去激發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華兒女的優秀代表,是民族脊梁、祖國驕傲。對英雄,文藝家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精神得到傳揚,弓}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裹讀祖先、裹讀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
正確的歷史認知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文藝家要正確認知和表現中華民族歷史。沒有歷史感,就很難有豐富的靈感和深刻的思想。文藝家結合史料進行藝術再現,必須有史識、史才、史德,不能用無端的想象去描寫歷史,更不能使歷史虛無化、娛樂化。立文化自信,必先立其史。只有尊重歷史,自覺傳承,才能創作出有根基、有底蘊、有血脈、有文化的文藝作品。文藝的創新性也應與歷史感相結合,著力實現中華享賦的時代化。文藝創新不是隔斷歷史,而是傳承創新、推陳出新。在文藝創新中,文化血脈得以延續,文化精神得以鞏固,文化精粹得以弘揚。這樣的創新,才能為人類提供獨特的歷史啟迪和正確的精神指引。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以文化自信為文藝立心鑄魂,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要破除“心中之賊”,破除各種虛無文化、虛無歷史、虛無價值、虛無人民、虛無英雄的思想傾向和創作傾向。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為文藝創作補鈣壯骨、益氣養心,使其具有鮮明而頑強的民族精神獨立性,充分發揮其振奮民族精神、助力民族復興的作用和力量。
一祠八堂教化產業由字道元碼系統研習者賓子及其團隊發起,其遍布全國的部落公司為字道文化產業營運載體,以字道元碼思維為核心,以人才孵化和項目孵化為支柱,致力于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態空間。
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國成立15個部落公司,2017年將在全國布局160個部落公司,以及布局40個創新實體文產項目公司。